咬一口滿口生津 潮汕油柑征服你的味蕾
信息時報 | 記者 黃熙燈 | 2020-09-14 14:32:39
信息時報訊(記者 黃熙燈)近來,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推出“廣東農業·味道指南”系列,專門介紹廣東各地特色農產品。本期推出的是“潮汕油柑”。
在潮汕,盛產一種獨特的水果——油柑,其中,汕尾市的油柑最為出名,奎池山油柑、田墩油柑、華僑油柑都入選了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。
既然都是潮汕地區的油柑,都有哪些特點呢?

特別之處
口有回甘 初嚼苦澀再嚼清甜
華僑油柑果形圓大、果皮光滑、果肉緊實半透明,呈淡黃肉色或赤黃色,初嚼時味道較苦澀,再嚼后越發清爽清甜,口有回甘。
奎池山生產的油柑果久負盛名,當地種植園內種養的變異油柑果,外形像小南瓜,味甜而脆,遠銷省內各地。
田墩村種植油柑歷史悠久,產出的油柑具有果大、味清、酥脆、無渣的特點,嘗一粒,滿口生津,甘甜無比。
地理優勢
山水滋養 果子尤為甘香可口
汕尾是油柑的優勢產區。以華僑油柑為例,1990年,汕尾市華僑管理區引進良種油柑種植,并對油柑進行系統的資源調查、育種、藥效及加工利用研究。
華僑管理區位于汕尾市東南部,年平均氣溫22.3℃,幾乎全年無霜,適宜油柑生長。華僑油柑種植在山坡地上,又有龍潭水庫為其生長提供優質水源,受山水滋養,果子尤為甘香可口。
經濟價值
以點帶面向“三高”農業方向發展
近年來,汕尾華僑管理區努力打造農產品品牌,大力扶持群眾種植新、特、優農產品和經濟效益強的農作物,進一步調優農業產品結構,帶動當地脫貧致富。
該區依托省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所的技術支撐,在第九社區奎池山建設油柑三高示范基地,從品種引進、綠色種植示范推廣、加工輻射帶動等方面,發揮合作社產業、技術優勢,以點帶面促進油柑產業向“三高”農業方向發展。
而田墩村開辟了油柑林觀賞區、南國風光野花組合觀賞區、生態油柑基地親子采摘區等景區,旨在以花為媒、以節會友、以節招商,打造“一村一品”特色品牌,為當地創收。
營養價值
衛生部公布的“藥食同源”品種之一
油柑子,又叫余甘子,是衛生部公布的“藥食同源”品種之一,也是世界衛生組織指定推廣種植的3種保健植物之一。
在夏天,人們常常把油柑放在涼水里泡著吃,清熱解毒,生津解渴。
油柑果實的營養價值極高,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“余甘果子,主補益氣,久服輕身,延年益壽。”
其味甘、酸、澀,性涼,具有清熱涼血、消食健胃、生津止咳的功效,現代藥理研究其具有保肝、抗菌、抗病毒、免疫調節、降血糖等作用。
油柑節
九月正是潮汕油柑上市的季節
2018年,田墩村舉辦第二屆油柑節,吸引大批游客前往參加。油柑節包括山歌表演、各種農副產品推介、美食品嘗、上山采摘油柑等活動,大家一邊聽著客家山歌,一邊采摘油柑,時不時還跟著唱上一兩句,引來周圍一片掌聲。
油柑節既大力宣傳了當地的原生態特色,助力農民創收,又為當地村民與外界交流提供了一個大平臺。
九月正是潮汕油柑上市的季節,喜歡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。
油柑美味
油柑子青欖燉瘦肉
除直接食用外,油柑還能入菜,而油柑子青欖燉瘦肉這道菜有清熱涼血、消食健胃、生津止咳的功效,推薦咳嗽、喉痛、口干、消化不良、腹脹等人群食用。
材料:油柑子12粒,青橄欖4粒,瘦肉300克,生姜適量(3~4人量)。
制作方法:將油柑子、青橄欖清洗干凈,在表面劃幾刀,便于果汁滲出;瘦肉洗凈切片。將瘦肉、油柑子、青橄欖一同放入燉盅中,加入清水1.5~2升,大火燉開后改文火燉1.5~2個小時,然后調味食用。
此湯水雖然喝后回甘,但入口時有苦澀味,如果覺得難以接受,可適量減少食材的用量。